
以文載道 見文中之道中國傳統文化以文載道,目的是讓人知道、明道、得道、成道,最終達到天人合一、超凡入圣。先來打個比方:道好比浩瀚無垠的水,文比成水上的浮冰。浮冰是另一種形式的水,由水分子的低頻振動形成,水和冰形態不同,是因為振動頻率不同,實際都是水分子構成的。冰遇到陽光,就會融化在水里,重新成為水,回到本來的樣子。“冰”是暫時的存在形態,因緣而生,也會因緣而滅,這叫假象。但是,冰里面又是水,假象里面又有真,冰破了化了就還是水,假象破了、沒了,就是真。陽光能讓冰融化,低溫會讓水成冰,甚至凍得更實,讓周圍的水也成冰。冰和水之間看上去各自不同,但內在同是水分子,同心同體,時時在振動中相通,相互感知,實際是一體。你看見的是什么?取決于你是陽光,還是冷空氣。你是照亮、溫暖、融化它,還是……面對的明亮、溫暖是陽光照見的自己。你當下面對的是什么?也是你自己。以文載道:文里有道,道里有文,文即是道,道即是文,見文還是見道由你心定。人的內在有可以見道的光明本心,也有讓人凍結成冰的低頻人心。佛魔、善惡、德業都是你,你看見什么就在照見你是什么,你就發生什么。同頻才能共振。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,所蘊含的先天德道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心,如果你的心也能定在無我,踐行中國傳統文化,為天下成圣的心,就會同頻共振,德心必見道。先有無求、無我之愿,然后知行合一,時時以此心而行,你就是高頻能量,即可見道,體道悟道,以道而行,終必成圣。因為成圣以后才能渡人,但是,沒有渡人之愿又如何能渡人?就像我們小時候夢寐以求加入少先隊,長大之后要入黨。首先,你不得有那個心、有那個愿嗎?然后你不得時時按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嗎?以文載道是天道在紅塵行,鋪就從地到天紅塵路,本源伸出的手如果無形你又怎得見?重道輕文,不為讀經只為明道,重要的是道從天來,你順道而行必回源頭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讓人人成圣賢。